<progress id="dd59h"><noframes id="dd59h">
<th id="dd59h"></th>
<ruby id="dd59h"><video id="dd59h"></video></ruby>
<ruby id="dd59h"><noframes id="dd59h"><strike id="dd59h"></strike>
<th id="dd59h"><noframes id="dd59h"><span id="dd59h"></span>
<span id="dd59h"><noframes id="dd59h">
<span id="dd59h"><video id="dd59h"></video></span>
<th id="dd59h"></th>
<span id="dd59h"><video id="dd59h"><span id="dd59h"></span></video></span><span id="dd59h"><noframes id="dd59h">
<th id="dd59h"></th>
  歡迎訪問贛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官網!
搜索:

評論:警惕西方對中國稀土兩面下注

發布時間:2012-06-29 【字體大?。?a onclick="doZoom(16)" style="cursor:hand">大
    SMM網訊:近期,日本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日本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急劇減少了進口中國稀土,今年前4個月同比減少69%,日本稀土產業界在研究稀土替代技術的同時,利用供應多樣化戰略,開始擺脫對我國的稀土依賴。與此同時,美國、日本、歐盟與我國在稀土貿易糾紛上的磋商未有結果,貿易官司的風險依然存在。
    實際上,稀土出口貿易的萎縮在2011年就已經顯現,當年我國稀土出口配額只使用了61%,業內此前的分析認為,這是由我國稀土價格上漲劇烈導致國外企業減少進口所致。
    當然,也有另外一個原因,日本企業正在加速推進稀土采購渠道的多樣化和脫稀土技術的開發與普及。對于稀土中儲量比較大的鈰和釹等,預計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礦山公司將從今年起向日本供貨。
    在國際貿易萎縮的同時,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我國現行稀土出口政策的質疑并沒有減弱。6月12日,世界貿易組織(WTO)召開針對中國貿易政策的審議會議,批評“中國明顯加強了對稀土出口的限制”,貿易政策“不透明”。
    早在今年3月13日,美國聯合歐盟和日本向WTO提起磋商請求,要求與中國就稀土、鎢、鉬等原材料出口限制一事展開磋商。按照WTO規則,磋商是爭端解決程序的第一步,相關各方可利用這次機會達成解決方案,如果60天內磋商未果,美國將要求世貿組織成立爭端解決專家組。
    西方國家提起貿易訴訟,通常都是針對中國“限制稀土出口”政策的,而關于稀土的糾紛與其他貿易爭端有點不大一樣,是“要求中國出口”。長期以來,我國以世界23%的稀土儲量來供應全球90%以上的稀土消費,多年來,稀土開采區面臨巨大的環境壓力。
    然而,西方國家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以不顧一切,不擇手段;符合它利益的,就是“公平的”,反之,就是“不公正的”。至于中國因開采稀土造成的環境污染,與他們無關?,F在人們看得很清楚,美國、日本、歐盟相互配合,正在對我國稀土進行“兩面下注”,一方面縮減從我國進口稀土,另一方面又在WTO發起對我國稀土政策的訴訟,不斷“拿中國說事”。
    面對西方頻繁的小動作,我們要十分警惕,應化被動為主動,爭回自己應有的權利,維護自己的利益。從長遠來看,解決問題的根本在于制定和實施一整套可持續的稀土資源開發利用戰略,一是加強稀土資源開采的管理;二是加強稀土資源出口的管理;三是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稀土產業鏈。